人家常說工作的價值在於「受重視的程度」、「被需要的感覺」~~
最近內部剛好在規劃短、中、長期的人力,各課都很保守的規劃未來的人力,老闆看到後直說,這樣的人力規劃到2015年真的夠用嗎??
課主管們都反應不夠再說!!!!
天啊!!
這又讓我有不同的看法....
企業要成長,"人"是很重要的,不過如果人員沒有成長,只有人數的增加,對企業是沒有幫助的....
我還曾打趣的跟我老闆說,我們公司真是個養老的好地方,他聽了,也是笑笑...
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十多年,對於公司的技術面,我個人倒不覺得有很大的進步,不過人員與設備,卻增加的不少,頗有大公司的規模...
自從寫論文後,很多事情我都很想用環路的方式來探討其背後真正的問題點???
工作做不完!! 要增加人力,ok!!!
但前提是不是應該先了解,為什麼工作會做不完??? 真的是開發件數過多嗎? 還是人員的能力、效率出了問題??
以前有些單位跟上面的人提出增加人力的需求,上級就說,加班單拿來我看看....
為此,還有些單位主管,竟然就直接跟下屬說,做也要做給上面的人看,每個人都有加班的配給額度....
因此千萬不能單看表面,就直接對事件下判斷!!
就如同,同一個單位,有些人經常需要加班,有些人從來沒加過班,是工作分配不均、還是能力不足所以需要較多的時間來完成,亦或是為了加班費而加班!!!
本身是IE出身,很多事情都習慣尋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該處理的事情,尤其是不需動腦的日常性工作....
近來發現同仁們的工作態度好像不如以前,現在新人多,加上新人有自已的想法,有樣學樣,不好的習慣學的特別快....
真不知是我們老古板,還是新一代的年輕人,對於工作的定義與我們不同...
錢多、事少、離家近,是很多人希望的工作,但卻不全然是我想要的....
年輕的時候沒能力,也不敢奢望會有很好的報酬,不過,工作久了,卻發現,公司日益擴大,我們這些基層員工的薪資,竟然都沒有調整,久沒當然也就不敢奢望....
常聽同仁說,誰、誰、誰都沒啥工作、整天都在聊天....
同事都說,很好羨慕~~ 這時,我就會跟這位同事說,我覺得沒事做的人,很可憐...
當一個人投入工作中,時間會過得很快,但無所事事的人,度日就如同度年般的痛苦...
不過,當你有一起聊天的伙伴時,那情形可就不一樣囉!!
為了表示合群,做事不可以太快,因為你太快完成,表示別人效率差!!!
因此還聽說,同事們私底下還會訂出哪些事情要幾天才可以完成,以免壞了規矩~~
別人聊天你也要插一腳,不然別人會認為你很驕傲~~
反正就是不可以做太好、不可以太突兀
否則別人會視你為眼中釘....
這樣的企業文化,使得公司很難進步....
縱使有人有心,但也因為曲高和寡,很難引起共鳴....
而在這樣的組織、文化下,不難想像十年、二十年後的自已
如果繼續留下
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吧!!!
看來只能寄望副董事長儘快回來重整局勢
否則就是該另尋它法囉~~